印度安娜
印度安娜
安娜煮攏好呷。安娜撒攏好呷

艾格尼斯的坦都爐

透過 - Admi mail
28.12.19 05:12 AM
解密印度廚房 第160頁

你知道烤印度饢餅的坦都爐也可以自己打造嗎?

艾格尼斯第一次去印度,發現印度料理真的很美味,突然覺得:如果會煮印度料理那該有多好啊!於是請開過餐廳的印度朋友烏秘旭.杜蔚諦 Umesh Dwivedi,協助規劃了一個17天的印度料理課程。熱情的烏秘旭,除了自己、老婆下海教導外,還拖他老母也來教,更聘請了有30多年餐廳主廚經驗的阿曼師傅及其兩位助手來指導;光是四位指導老師加起來就有超過100年以上的印度料理經驗,教導我們這完全沒有料理背景的學生,就此展開了我們和印度料理的不解之緣。在這17天裡,印度料理課程就是依據事前所規劃的專案計劃書進行,每個課程都排訂了時間並有專人指導,從認識香料開始,接著印度料理基礎醬汁、基礎料理到餐廳的印度名菜,素食到葷食,印度餅到米飯料理,炸物到飲料,最後再來個實際操作驗收,在這行程緊湊的17天中要不學習豐富充實也難。


由於杜蔚諦家茹素,在家絕對不能烹煮葷食,家裡的爐具、炊具、碗盤更不可借用來使用或裝盛葷食,當時烏秘旭為了讓我們學習葷食料理,就直接在我們下榻的飯店設置一個臨時專用廚房;在短短1小時內,臨時專用廚房從無到有,爐子、炊具、用具、餐具一應俱全擺設完成。


雖然北印度的坦都爐料理非常有名,例如:坦都雞和各式坦都烤餅,但在一般家庭並不會設置坦都爐;坦都爐料理是去餐廳才會吃到的菜色。因此烏秘旭也為了讓我們學習到印度有名的坦都爐烤餅、烤肉、烤蔬菜和烤印度乳酪,還特別搭建一個全新的坦都爐在飯店後花園。


這對於火車準點會被當成異常的印度來說,設置廚房和搭建坦都爐會如此神速,著實嚇到了我們;後來發現,只要是有關廚房與食物的事情,在印度算是大事,印度人不單單是彈性大、機動性強且效率極高呢!

艾格尼斯學習如何使用坦都爐。
艾格尼斯練習烤印度乳酪和蔬菜串。
阿曼師傅驗收艾格尼斯做的坦都烤雞和奶油雞。

在第一次的印度料理行程中,印度餅可是當初規劃的重頭戲,由於一般克久拉霍人家裡並未設有坦都爐,每天吃的就是用鐵鍋就能製作出來的全麥原味三兄弟:烙餅 Chpati、煎餅 Panatha 或是炸餅 Puri。烏秘旭為了能讓我們學習到印度最具特色的坦都爐烤餅 Roti 洛提和饢餅 Naan,以及北印度名菜坦都雞、奶油雞,特地在旅館後院的游泳池畔,建造了一個「艾格尼斯專屬坦都爐」,讓我們有機會見識到印度人是如何打造一個坦都爐。

你有看到艾格尼斯專屬坦都爐嗎?就建在游泳池後方的庭院的裡喔!
  • 建造坦都爐的材料

    • 無底的甕:上下都開孔的甕
    • 大鐵桶:形狀類似汽油桶,桶裡面有鐵架,側面有開口可以放入材火,用來燒熱甕
    • 回收玻璃瓶:事先打破成玻璃碎片
    • 沙子
    • 泥土
    上下都開孔的甕。

    除了甕是烏秘旭特地到窯廠購買的以外,其他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,後院正好有個燒烤用的大鐵桶,又從旅館餐廳回收了數十支酒瓶,加上後面苗圃裡正好有成堆的沙子和泥土,非常幸運地,我們打造坦都爐那天,很快地就聚集好了所有打造坦都爐的材料。等到下午四點天氣較不熱時,請了旅館的幾個幫手,協助建造這我專屬的坦都爐。首先,把從無底的甕先放到大鐵桶中,然後在大鐵通與甕間的空間裡倒入沙子和玻璃碎片,目的是要能聚熱高溫烤餅,這填入沙和玻璃的過程是最耗費人力的,幫手們事先就已經將這一支支的酒瓶敲打破成玻璃碎片,此刻就是一桶沙子、一桶碎玻璃,這樣層層疊疊的填滿這約有15公分厚在甕與鐵桶間的間隙,最後在這間隙的上方糊上用泥土和水和成的泥巴,以封住這15公分厚的坦都爐來維持甕裡的熱度。這建造坦都爐的步驟看似簡單,當我們建好時已經晚上七點多,基本上天也黑了。

    在這約15公分厚在甕與鐵桶間的間隙裡,一桶沙子、一桶碎玻璃將其填滿。
    在上方用泥土糊上以維持甕裡的熱度。

    緊接著就得試試坦都爐的性能如何了,我們用後院撿來的樹枝,先在鐵桶的下方起火,花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才把坦都爐整個燒熱,內部溫度約攝氏500度;但此刻整個甕裡面因為燒樹枝的煙灰覆蓋在表面上而呈現灰黑色,我們正在想怎能將餅就直接黏貼在這烏漆麻的甕壁上烤呢?烤好時豈不是每塊烤餅都會有一面是黑糊糊的,這到底要怎麼吃呀!

    將坦都爐燒熱至攝氏約500度。

    沒想到此刻,阿曼師傅請人拿了一袋鹽巴,泡了一大碗超高濃度的鹽水,見他將鹽水往甕壁上灑,高溫下鹽水馬上結晶為鹽巴並貼覆在甕壁上,甕壁瞬間從黑轉白,當下消除了我們心中的擔憂,相信誰當場看到這灑鹽水的動作都會嘖嘖稱奇。

    當坦都爐昇溫到足夠燒烤的溫度後,就得將坦都爐心內大部分柴火去除,留下底部的炭火維持在紅熱不冒煙的狀態,以避免煙燒燻到烤餅,同時將鐵桶下方開口的門給關上,並在門縫上都糊上泥巴,減低坦都爐散熱。當這一切就緒,就可以開始烤洛提 Roti、饢餅 Naan、坦都雞和各式各樣的Tika 串烤,像是雞肉串、印度乳酪或串蔬菜串了。

    坦都爐烤餅


    Roti 洛提:洛提和全麥原味烙餅相同,都是使用全麥麵粉和水揉成麵團,除了麵團相對軟一點,最大的不同是在於不用擀麵棍,而是完全用手來製作,並用雙手甩出一張張的麵皮,形狀呈現較不規則形。

    將餅貼在甕裡,好比我們的糊椒餅。

    饢餅 Naan:使用精製麵粉、水、鹽、糖、油、泡打粉,並加入優格或雞蛋,也可以優格和雞蛋都加,雖然每家餐廳配方不同,但加雞蛋的機會很高,因此吃素食的烏秘旭是不會隨便在外面點饢餅來吃的,也基於彼此的尊重,只要和烏秘旭一同用餐,我們就吃素食料理配上洛提 Roti,絕不會點饢餅。從製作饢餅的材料即可看出,這精緻麵粉、糖、油、優格和雞蛋所揉成的麵團,肯定會比原麥餅的麵團柔軟許多,唯一和洛提一樣的是用雙手來做麵皮,但一般會將形狀拉成三角形,以便於和洛提有所區隔。而饢餅所用的食材造就了超級軟口感,加上是用坦都爐所烤的又特別有香氣,就因如此才會讓吃過饢餅的人總是念念不忘這印度坦都爐烤餅。

    Admi mail